热搜词: 2025 2026

花1399买一支“笔”, 就能告别无效刷题?

近两年来,智能学习硬件层出不穷,各大厂商都在试图用AI技术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

有趣的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产品陷入了“功能堆砌”的怪圈,看似无所不能,却没能解决最核心、最耗时的痛点。

这个痛点,就是家庭作业场景中反复出现的“错题难题”。

相信很多家庭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晚上七点,一家人吃完饭,孩子摊开作业本,你沏好一杯茶准备享受片刻宁静,结果没过十分钟,孩子就拎着作业本出来了:”这道题不会……“

你走过去一看,心里咯噔一下,这题好眼熟,上次考试不就错了吗?怎么还不会?你想亲自上阵,结果发现自己也忘得七七八八,讲了半天孩子还是一脸迷茫。最后,往往演变成一场关于“学习态度”的亲子大战,耗时耗力,身心俱疲。

无效的辅导和时间的空耗,让孩子和家长都身心俱疲,权威数据更是表明,考试中85%的丢分,都来自于对错题的掌握不牢,导致在同一个知识点上反复跌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和家长需要一个更专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2025年8月20日,网易有道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聚焦于解决这一核心痛点的全新产品——有道AI答疑笔Space X。

(图源:有道)

正所谓“专注搞定错题难题,随时随地九科答疑”。有道选择将技术和资源,都倾注到“如何把一道题讲明白”这件事上,只需一支笔,就能终结家庭作业中的无效内耗,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通过最短的路径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要把难题讲明白

在开始之前,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一道难题,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辅导工具,绝不应该只是给出最终答案,这样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和惰性,而是要清晰地还原解题的思考过程,带动孩子独立思考,这才是从“学会一道题”到“会做一类题”的关键。

纵观传统家长们辅导孩子的历程:从家长亲自上阵,到用手机拍照搜题,再到打开学习机寻找相关课程,几乎每一步都存在效率或干扰的问题。

学历再高的家长,被社会拷打了这么多年后都很难剩下多少知识储备;手机App里满是游戏和短视频的诱惑,而且答案质量良莠不齐,缺乏指引;学习机内容繁杂,为了解决眼前这一道题,可能要花十几分钟去搜索和学习。

这样的辅导方式,显然不够理想。

(图源:有道)

那么,一个理想的AI答疑工具,应该是什么样子?

首先,它必须能完整、准确地“读懂”题目。

相较于前代产品,有道Space X重点升级了扫题交互能力,通过3.6厘米的宽笔头和智能全景拼图技术,实现了“提笔即扫”。

我特地准备了一份篇幅略长的英语阅读题,就像这样,无论题目多长、印刷多复杂,甚至带有图表,你只需要像划重点一样,从头到尾扫过去,屏幕上几乎是实时、完整地就出现了原题。

(图源:雷科技)

我试着加快速度,甚至倾斜一点角度去扫,识别准确率依然高得吓人。

(图源:雷科技)

在我看来,如果录入本身比做题还费劲,那 AI 的价值就无从谈起,这一步的“快”和“准”,就为高效答疑打下了基础。

当然,能看懂只是第一步,关键还得“讲透”。

像是语数英这种主科答疑,我想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所以这次特地准备了一道来自今年高考广东卷的文综历史题目。

就像这样,有道Space X在讲解问题时,会先对题目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分步式讲解:

(图源:雷科技)

这样一步步看下来,我不仅懂得透透的,甚至能开课了。

有道Space X还新增了板书式视频答疑,相比过去单纯的文字和语音回答,现在它能把“思路”画出来、讲出来,通过图、文、声结合,整个思维路径被可视化地呈现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真的有个老师在旁边给你一对一开小灶。

(图源:雷科技)

孩子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就冲这一点,我觉得它已经和市面上99%的搜题工具拉开了代差。

讲透了还不够,好产品还得会总结和巩固。

有道Space X内置了AI错题本功能,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因为它有效解决了错题”只抄写来当摆设“的窘境。

(图源:雷科技)

回想起来,在我的学生时代,各科老师偶尔会提醒我们准备错题本,说是临考试前多看一看有奇效,但是我们这些人平常连作业都写不完,哪有精力再去一笔一画地抄题、写解析?

最后,错题本就成了摆设。哪怕真的有在做的,翻开看看可能还是那么陌生。

而现在,所有用有道Space X问过的题目,都会被自动收录进AI错题本,按学科、按知识点分门别类,清清楚楚,孩子随时可以翻出来复习。

(图源:雷科技)

更绝的是,它还会基于这道错题,智能推荐2-3道同类型的题目让孩子进行巩固练习。这就厉害了,它构建起了一个“发现问题 -> 讲透问题 -> 巩固知识点”的学习闭环。让孩子真正做到“吃透一道题,会做一类题”。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扫、讲、练”体验,都被浓缩在了一支笔里。

工具的自我修养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有疑问:在手机、平板无所不能的今天,为什么非要做一支“笔”?

实际体验下来,我才明白有道的用意。

首先,笔,代表了学习场景下的最高效率。

孩子的疑问,就像滚雪球,最怕的就是积压。一个问题拖到第二天,学习的热情和记忆的效率就都下降了。笔的形态,决定了它可以常驻文具盒,放在书桌上,当孩子遇到难题时,这个“提笔就扫”的动作,路径最短,也最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其次,有道Space X体积上十分便携,可以随时揣在口袋里。

整机仅重105g,却配备了一块4.4英寸OLED高清屏,并内置2350mAh电池,兼顾色彩细节、便携性与续航能力;搭配上家长可控的4G网络,孩子随时随地都能召唤AI老师答疑,指定联系人还直接拨打电话,紧急呼叫也能一并搞定。

(图源:雷科技)

再次,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专注。

有道Space X是一个纯粹的、封闭式的学习工具。它没有浏览器,没有游戏,没有社交软件。你把这支笔交到孩子手上,完全不用担心他会分心。在这个时代,能让孩子心无旁骛地专注学习,其价值不言而喻。

而这,也构成了它和学习机的核心区别。

在我看来,学习机像一个“自助图书馆”,内容大而全,适合低年龄段孩子进行广泛的知识启蒙和兴趣探索。

(图源:有道)

而有道Space X答疑笔,定位是一个“随问随答的老师”,其核心价值就是在于能随问随答、高效解决问题,尤其是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更是目标明确,直击“错题”这一核心病灶。

回想我的读书岁月,从高二下半学期开始,迎来的就是接连不断的作业和各种模拟考试。对于作业都写不完的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没有精力再去“图书馆”里漫游,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直接解决眼前问题的帮手。

一个是“搜与学”的模式,一个是“问与答”的模式,在解决具体难题的场景下,后者的效率无疑更高。

正所谓,不同的学习阶段,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工具。

当孩子的学习重心从“拓展广度”转向“攻克深度”时,一支专注、高效的答疑笔,价值便凸显出来。

说在最后

如今,“大模型”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正在重塑千行百业。

在这股浪潮之下,教育是注定被深刻改变的领域。大模型技术不应只停留在做一个简单的问答机器人,它理应为消费者带来更深度、更智能的场景化体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临近开学,正是为新学期积蓄能量、规划学习路径的好时机。

与其让孩子在新学年陷入低效的题海战术,不如为他选择一个能事半功倍的智能学习工具,有道Space X答疑笔,正是将AI技术与真实场景深度结合的产物,作业里遇到不会的题、错题,能拍能扫,直接讲解原题,即便带去学校、去图书馆自习,没有wifi也能用,这不仅是赋能答疑,更是在试图开启一种即时答疑的新范式。

(图源:有道)

跟家庭辅导一样,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样是未来的重要趋势。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道Space X结合“提笔即扫”“讲透思路”和“举一反三”的设计,正是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面对难题的信心。

所以,为孩子选择有道AI答疑笔Space X,在我看来,是一项非常明智的投资。你投资的不仅仅是一个1399元(4G版)的硬件,更是孩子宝贵的时间、肉眼可见的学习效率,以及他在攻克难题后日益增长的自信心。

如果你对网易有道了解更深,你会发现他们对教育场景的专注,早已刻在基因里。

从最早的词典笔,到后来的各种智能硬件,有道始终在围绕“高效学习”这一核心命题进行产品迭代。

可以预见,随着AI技术的继续发展,未来的智能学习工具将更加个性化,它会像一个真正的私教,了解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并为之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路径。

届时,有道或许会再次引领家庭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