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试完极氪9X, 我理解了它为什么敢和问界M9硬刚, 不只是大

在中国汽车市场,30万以内的车型和40万以上的车型似乎都有各自稳定的受众圈层,而且两端的热门选手基本都是清楚自己优势的产品。可是,当我走进展厅去看极氪9X的时候,心里其实在想——它定价在45-59万之间,和问界M9这种已经在高端国产SUV市场站稳脚跟的对手正面硬碰硬,它到底靠什么吸引人?毕竟这个价位的消费者,很多都是有过豪华品牌和大车的购买经验,他们的眼睛不容易被单纯的“大屏”“堆料”打动。结果接触到实车后我发现,它的吸引力不光是尺寸大、配置多,而是很多细节真的很懂中国消费者对“大车”的期待。

现场看极氪9X的第一反应,是它的视觉冲击比照片和视频强得多。其实照片很难还原你站在车前感受到的那种“气场”,尤其是那块一体式格栅,面积真的是大到你会下意识去跟旁边的库里南相比——是的,在尺寸上它几乎追平了库里南的前脸,底部还做了加宽,和古代宫殿台基的设计理念一样,让整车看上去稳如“移动的宫殿”。格栅内部的线条是直瀑式,但细看会发现做工挺细,镀铬件光泽均匀,没有粗糙感。

另一个让我多看几眼的是机舱盖,蚌式的造型,两侧筋线从前向后一直延伸到A柱,这条线在光影里会产生很分明的明暗对比,和立面的格栅形成一个“动静”交错的视觉效果。2.15平方米的面积在现场特别显眼,因为它一体感很强,看不到凌乱的切线。

车侧是另一种气质,飞桥游艇式的车顶从D柱绕着车窗向前延伸,勾勒出一个一体式的C环。这种造型让整个侧面看起来更修长,有豪华游艇那种贯穿感。轮毂我看到的是22英寸的镜面款,没有多余的复杂线条,整个反光面很干净,就像西装配一双低调的牛津鞋——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让整体气质完整。而且,这种大直径轮毂在视觉效果上真的为车侧加了不少分,胎配的是倍耐力P ZERO,胎壁厚度够,静态看就有力量感。

走进车内,第一脚踏进去是厚实的脚垫和地台带来的稳感。皮质、木料的触感和工艺在这个价位是该有的水平,甚至有点超出预期——Nappa皮面柔软,缝线细密而且走线均匀,木饰部分的手感温润,镀铬的物理按键阻尼很扎实,不是轻飘飘的那种塑料感。做了几个旋钮试试,转起来有细密的刻度感,停止的位置很有机械感,这种操作反馈给人很强的“高级机械”联想。

车内空间是它的另一个亮点。5239mm的车长带来6.3平方米的舱内面积,按满员6人的乘坐算,平均每个人就能分到约1平方米——这个数字在你坐上去时会很直观地感受到不拥挤。二排的过道也特别宽,官方说有170mm,相当于两拳宽,我试了一下从二排中间走到三排很轻松,不需要收肩或侧身,带着东西也可以直接过去。

座椅的灵活性对我来说很加分,二排支持双零重力模式,也能向后旋转,根据不同场景能组合出四种布局。坐在零重力模式时,腿托升起、靠背放倒,整个人几乎被“捧”着,腰和背的支撑很到位。加上软Nappa皮+加热通风按摩功能,真的很容易让人不想下车。三排的空间也不只是“应急座”,坐进来腿部和头部都还有余量,而且有独立的小天窗,打开时采光很好,不会有压抑感。

吸顶屏我也看了,17英寸、3K分辨率,滑出和收回的动作很顺滑,没有卡顿感,看影片或者投屏游戏的时候画质细腻。车里居然还有大家挺乐见的大冰箱,实测能放下几瓶大容量饮料和零食,长途的时候对家庭用户特别实用。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音响系统,这是由之前只供应宾利的Naim打造的32个扬声器、峰值功率3868W的系统。先不管参数,现场打开音乐,声音的饱满度和清晰度确实在我体验过的豪华车音响里属于前列,无论坐在哪个位置都能感受到均匀的声场,低频下潜深但不轰,高频细节丰富,这种调校明显不是“堆功率”,而是有针对车内结构精心布局的。

在静态体验时,我还注意到一些生活便利性细节。比如第三排和后备箱的连接设计,常规470L容积,在第三排放倒后能变成2148L而且地板很平整,推拉大件不会卡。放倒按键在后备箱和座椅边都预留了,拿东西的时候直接顺手就能操作。220V/2200W的电源接口也很贴心,户外的时候可以直接带咖啡机、电磁炉这些电器,露营方便不少。

如果说在展厅静态体验的时候,极氪9X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车够大、够气派、细节很讲究”,那么在真正开起来之后,它给我的第二个标签就是“这车太有底气了”。这种底气不是那种单纯的“快”,而是来自它的动力储备、底盘调校和电混系统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能力。作为一个可能会在城市、高速、甚至偶尔跑远郊的消费者,我更关心它是不是那种开一天不会累、偶尔想撒个野也能跟上的车,而不是只在零百加速成绩上好看。

我试驾的是极氪9X的三电机版本,也就是官方说的兆瓦级混动电驱系统,综合马力达到1401匹,峰值扭矩1410N·m。第一次在城市路段深踩电门的时候,是真的会忍不住笑出来——推背感极为直接,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迟滞,前轮刚起步,整台车就像被拉着往前冲。不同于纯电车那种单一的“电感”加速,这套混动系统在动力释放的前后段都很饱满,高速再加速时依然有明显的加速力道,不会中途乏力。

官方零百3.1秒的成绩,其实在大车上是很夸张的数值。我在封闭路面试了一次全油门,前半段加速是那种把你按在座椅上的感觉,中后段依旧稳定攀升到高速区间,240km/h的最高时速也不是摆设。中间换挡和动力切换的衔接非常顺畅,没有抖动或动力真空期,这让驾驶员可以很放心地去做一些高速变线或超车动作。

极氪9X的两套电池系统——70度和55度——分别对应355公里和288公里的CLTC纯电续航。我试驾的70度版本在城市使用纯电模式时非常安静,即便在高架上跑到100km/h,车内的噪音也主要是风噪和细微胎噪,发动机不介入的话,后排乘客可以很轻松地聊天。混动模式下,发动机的介入被做得很柔和,几乎察觉不到突然的声音变化,这对于市区里频繁加减速,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快充能力是我特地去体验的一个点。900伏混动专用电池支持6C超快充,从20%充到80%只要9分钟。我找了附近的超充站试了一次,刚接上枪、去买瓶水、聊了会儿天,再回来就已经充到了预设80%电量。这种补能速度,让人长途旅行时的休息效率大幅提升,不再需要在充电站“打发时间”,而是就像加油一样高效。

动态部分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底盘的感觉。浩瀚-S架构确实给了这台车很大的可塑性,三电机的布局加上空气悬挂和控制系统,让它在不同路面上的性格差异很明显。在市区平整道路上,悬挂会收紧姿态,车身很稳,转向轻盈而不飘;到了乡间路面或碎石路,悬挂拉长行程,能感觉到减震器在不断吸收冲击,车内不会传来粗暴的颠簸感。

在一个长弯测试过程中,48V的主动稳定系统开始发挥作用。车身入弯时几乎没有明显的侧倾,方向盘的指向一直很精准,后排乘客也不会有被甩向一边的感觉。我特意在不同速度下做了几个快速变线的动作,响应速度非常快,而且车身的稳定性让我很有信心,不需要提前太多修正方向。

我还试了不同驾驶模式,尤其是两种极限场景——雪地模式和运动模式。在雪地模拟测试中,动力输出会被明显限制,保证车轮抓地力,方向盘的响应变得稍缓,这样在湿滑地面上比较好控制;运动模式下,悬挂瞬间收紧,动力响应更直接,转向加重,让你在山路或高速变道时更有一体感。

整体开下来,极氪9X的动态体验是一种“全能”的感觉。平时在城市里用纯电模式,安静、轻松、省心;需要动力时,无论是高速超车还是起步冲刺,它都有足够的储备;到了路况差的地方,底盘的可调性让你不用担心剐蹭和颠簸;快充的速度也让远途旅行变得没有续航焦虑。作为消费者,这种从容和底气,才是在试驾后让我印象最深的部分,比单纯的零百成绩更打动我。

如果你预算在这个区间,对动力和舒适都有要求,又不想因为买了高性能车而牺牲日常使用的便利,那极氪9X的动态表现会很符合预期。它有能力在你需要的时候“爆发”,也能在你只想安静开车的时候“隐藏锋芒”,这在一台大型豪华插混SUV里,是很难得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