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前的中置雪佛兰科尔维特, 差点改写美国跑车历史?
在2020年雪佛兰科尔维特C8问世之前,科尔维特始终坚持前置引擎布局,这一转变被视为革命性突破,但事实上,科尔维特工程师们早在五十多年前就已经破解了中置引擎的“密码”。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法拉利和兰博基尼正疯狂探索中置引擎跑车时,雪佛兰已经造出了一台足以正面对抗欧洲劲敌的中置引擎概念车。它名为XP-882,源自“科尔维特之父”佐拉·阿库斯-顿托夫(Zora Arkus-Duntov)的执念。作为科尔维特总工程师,顿托夫希望将这款美国跑车从传统肌肉车的直线加速形象推向更纯粹的速度机器。
1968年,XP-882原型车正式成型,它与当时陈列在展厅里的C3完全不同:更低、更宽、更凶悍。动力来自一台横置的400立方英寸小缸体V8,配合Turbo Hydra-Matic变速箱和后中置布局,再加上仅比量产C3轻了700磅的车重,使其具备了与法拉利365 GTB/4 Daytona和兰博基尼Miura P400叫板的潜质。这不是摆拍的展品,而是一台真正可以上路的中置引擎美式超跑。
尽管XP-882展现了极强的可行性,但公司层面从未真正打算量产。
1970年,雪佛兰将它推上纽约车展舞台,引发观众哗然,车迷们迫切追问“什么时候可以买到”。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彼时的管理层担心高昂成本和低产量风险,更害怕这款激进的车型会打破科尔维特既有的畅销局面。
约翰·德罗宁和艾德·科尔在权衡利弊后,最终把这辆车束之高阁。紧接着的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排放法规与安全规定,更给高性能跑车的未来泼了冷水。XP-882与随后的Aerovette、XP-895甚至八十年代的Corvette Indy和九十年代的CERV III一样,统统沦为车展上的概念展示品。
讽刺的是,XP-882并非纸上谈兵。它具备完整的机械结构:中置小缸体V8、四轮独立悬架以及媲美欧洲对手的车身比例。若将它与1971年的De Tomaso Pantera摆在一起,你甚至会觉得科尔维特已经准备好进入展厅。
但保守的通用高层不愿冒险,选择将其搁置,从而让真正的中置引擎科尔维特推迟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10年,随着奥迪R8、法拉利488、迈凯伦570S等车型树立了中置跑车的市场标杆,科尔维特才不得不做出转变。
C7已将前置平台推到极限,要想继续追赶保时捷911、赢得年轻买家的心,中置布局成为唯一答案。
2020年登场的C8科尔维特,终于兑现了顿托夫的梦想。6.2升LT2 V8被安放在驾驶员身后,带来超跑般的平衡,而495马力与470牛·米的输出,再配合7万美元的起售价,让欧洲对手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台“塑料怪兽”。更重要的是,C8并非凭空而来,而是XP-882、Aerovette、CERV II、Corvette Indy等一系列概念车的血脉结晶。它们在半个世纪里一次次被高层否决,但技术与灵感却被悄然传承下来。
如果没有政治博弈与商业算计,XP-882或许早已让美国跑车在七十年代就与法拉利、兰博基尼正面对抗。但历史没有如果。半个世纪的等待让C8的出现更显厚重——它不仅是一台技术转型的产物,更是一句豪言壮语:美国也能在法拉利、保时捷和迈凯伦的地盘上掀起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