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共坐标系: “本地AI推动计划”正式启动
中国北京,2025年9月13日,在PEC2025大会主论坛现场,随着倒计时“3、2、1”的齐声高呼,至顶科技高书葆、软积木史海旭、LangGPT甲木、海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斌、AIGCLINK邹斌、爱智岛人工智能艺术家创作联盟陈酌,以及KCORES开源硬件社区张旭红七位嘉宾同时按下启动手印,标志着“本地AI推动计划”正式亮相。镁光灯下,嘉宾们集体合影,定格这一中国AI生态的历史性时刻。
痛点驱动:把“复杂”说清楚,让“价值”跑出来
启动仪式后,KCORES开源硬件社区联合创始人张旭红代表PEC社区与产业联盟做主旨解读。他指出,过去两年云端AI突飞猛进,但产业侧反馈日益尖锐:数据出境受限、合规压力增大、调用成本居高不下、低延迟场景刚需凸显,“本地部署”呼声水涨船高。然而,信息碎片化、场景模糊化、性能评估缺乏统一标尺,成为挡在用户与厂商之间的“三座大山”。
“本地AI推动计划”由此应运而生,核心任务被提炼为“三库一坐标”:
1.产品库:联合社区伙伴,聚焦文档问答、客服转写等高频场景,系统梳理主流芯片与整机方案,输出结构化选型清单,帮助开发者和企业“一眼看懂、一键比对”。
2.场景库:围绕合同解析、内容生成、音视频转写等典型工作流,沉淀可复制的案例蓝本,让用户看清ROI。
3.Benchmark:建立中立、可复现的Benchmark,覆盖问答、转写、文生图、网页生成等任务,为行业提供透明、可信的量化坐标。
张旭红表示,希望首批成果在2025年内上线并向全生态开放,“这不是任何一家机构的独角戏,而是开发者、企业、厂商三方共同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
开放共建:让本地AI更清晰、更可用、更可信
按计划,PEC社区将设立专项工作组,邀请开发者、企业、厂商等多方参与,持续迭代标准与数据,确保评估结果“可复现、可比较、可复制”。
“我们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让开发者少踩坑,让企业看清投入产出,让厂商凭真实性能赢得市场。”张旭红在发言尾声向全场发出邀请,希望更多伙伴加入,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用户,让本地AI真正跑起来、用起来、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