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深蓝S09: 大定两万, 为何交付掉链子? 真正的症结在这三点

要说今年新能源SUV市场的“话题王”,深蓝S09绝对能排得上前列。3个月前,它拿下了21168台大定订单,数据一出手就是王炸。在一个全新品牌里,这算得上是漂亮的开局。但反常的是,交付刚进入第二个完整月,销量就开始环比下滑。问题来了:为什么看似火爆的首秀,后劲却不足?

这事不能只盯着“订单”或“产能”,背后有三层原因值得拆开说。

1、产能不是借口,需求端才是关键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长安的产能没跟上?但这个逻辑站不住脚。深蓝和长安有完整的体系,供应链和产线调度能力绝对不差。更何况,深蓝选择公开“大定”而不是“小订”,就是为了精准对接生产,避免产能和需求脱节。

因此,交付下滑的真正矛盾,不在工厂,而在市场需求端。也就是说,最初的“2万大定”更像是集中释放的市场情绪,但持续转化能力不足。

2、产品定位:空间有了,但豪华和品牌没立住

S09的卖点很直白:车大、价格不贵、续航给力。问题是,大车并不等于刚需。

•对于想买30万级别新能源SUV的家庭用户来说,选择往往有两个方向:要么冲高端(问界M9、阿维塔12),要么选务实(理想L7、问界M7)。前者买的是“面子+豪华体验”,后者图的是“性价比+品牌成熟度”。

•S09恰好卡在中间:尺寸比中型车大,但品牌溢价和豪华感又不足以挑战高端。结果就是,很多人觉得它“有点意思”,却没有“必须买”的冲动。

举个例子,理想L系列销量爬坡的逻辑是“六座刚需+家庭出行刚需”,这是一种高频痛点。而S09强调的大空间和性价比,在新能源赛道里已经不是稀缺卖点了。

3、缺少口碑与社交传播的正循环

新能源车市已经进入“交付即传播”的阶段。阿维塔12就是典型,交付初期就凭智驾体验和豪华座舱刷了一波口碑,社交媒体自带扩散效应,反哺销量。

而S09在这方面明显安静得多。交付之后没出现“爆款用户故事”,比如真实的续航表现、智驾体验的惊喜时刻,甚至连设计讨论的热度都不够。缺少口碑支撑,就容易让潜在用户选择继续观望。

本质问题:错位

归根结底,S09面临的是“错位”——

•在价格带上,它压不住理想和问界这种品牌成熟度更高的对手;

•在豪华感上,又没法和阿维塔12、问界M9硬碰硬;

•在产品差异化上,除“大”之外缺乏决定性优势。

所以,S09的两万大定更多是“市场期待值”的集中兑现,但持续的市场竞争力,还需要通过用户口碑和差异化价值来支撑。

接下来能怎么走?

S09要想避免“昙花一现”,我觉得有三个动作必须跟上:

1.打磨真实卖点:光靠“大空间”不够,续航表现、智驾体验需要拿出更硬的数据对比。

2.快速建立口碑样本:挑选典型用户,推动真实用车故事的传播,制造社交场景化话题。

3.矩阵联动:和长安、阿维塔的产品错位,而不是互相稀释流量,避免成为“品牌里的中庸选择”。

写在最后

深蓝S09的首秀证明市场对“大型新能源SUV”的确有期待,但交付环比下滑提醒我们:新能源市场不再是“有车就有人买”,而是比拼持续产品力、用户口碑和差异化定位。

一句话总结:S09不是没有机会,但它需要更明确的“存在理由”,否则就会从“爆点车型”沦为“过渡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