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同样跑120km/h: 为啥油车越开越省油, 电车电耗却快翻倍?

一、开头:高速能耗的“反常识”反差

周末自驾往返城郊,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开燃油车时,高速百公里油耗比市区堵车时低2-3升,加一次油能轻松跑完全程;可换了纯电车,出发前续航显示够往返,高速跑一半却发现掉电速度超预期,不得不临时找充电桩补能。

同样是高速路况,两种车的能耗表现为何差异显著?其实这不是车型质量问题,而是燃油车与纯电车的核心动力逻辑,在高速场景下刚好撞上了各自的命运转折点。

二、燃油车跑高速:避开浪费,踩中高效区间

(一)燃油车的油耗浪费点集中在市区

燃油车的油耗损耗,大多源于市区的特殊路况:

1、怠速浪费:早高峰堵车时,车停着但发动机仍运转。以常见1.5L燃油车为例,怠速时每分钟喷油70-80次,1小时仅怠速就耗1升多油,且这些油未转化为动力;

2、低效运转:频繁起步刹车会让发动机转速忽高忽低,始终无法稳定在高效区间,油耗自然居高不下。

(二)高速刚好匹配燃油车的“高效工况”

一上高速,燃油车的能耗优势便会显现:

1、无怠速损耗:高速行驶几乎没有停车怠速,不会出现烧油不走路的情况;

2、发动机进入高效区:多数燃油车发动机的最佳热效率区间(35%-40%)对应转速2000-3000转,刚好匹配100-120km/h的高速车速。比如某款2.0T燃油SUV,市区百公里油耗10.5L,高速匀速110km/h时降至7.2L,即便风阻增加,发动机高效运转节省的油量也能覆盖额外消耗。

(三)燃油车辅助设备对油耗影响小

冬天开暖风时,燃油车可利用发动机余热,无需额外烧油;夏天开空调靠发动机皮带驱动压缩机,百公里油耗仅增加0.3-0.5L,对总油耗影响微乎其微。

三、纯电车跑高速:短板被放大,电耗飙升

和燃油车相反,纯电车在市区是省电能手,但高速场景会放大其能耗短板:

1、核心原因:空气阻力指数级增长

物理规律决定,空气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克服风阻所需功率更是与车速的立方成正比。

以某款紧凑型纯电车为例:60km/h匀速行驶时电耗约11.8kWh/100km;车速提至100km/h,电耗涨至16.5kWh/100km;加速到120km/h,电耗直接飙升至21.2kWh/100km:车速仅增加1倍,电耗却接近翻倍,大部分额外电能都用于对抗高速强风。

2、电机高效区间与高速车速错位

电机最高效率虽能达95%以上,但高效区间集中在中低速(40-80km/h)、中高负载场景。高速巡航时,电机需维持高频次、高转速运转,却只能保持低负载(仅需维持车速,无需急加速),效率会降至85%以下。

比如某款长续航纯电车,80km/h时电机效率92%,120km/h时降至81%,同样跑100公里,效率下降会多耗2-3度电。

3、能量回收功能失效

市区行驶时,电车刹车可触发电机反转发电(一次急刹车能回收0.5-1度电),实现动能回血;但高速以匀速为主,刹车次数极少,能量回收功能基本无法发挥作用。

4、辅助设备耗电占比升高

夏天高速开空调,电车空调制冷功率约2.5-3.5kW,以120km/h行驶时,每小时多耗3度电,相当于100公里额外增加2.5kWh电耗;冬天开暖风更费电,其耗电占比能达到总电耗的20%。

四、总结:能耗差异的核心是场景匹配度

(一)本质逻辑:高效区间与车速的对应关系

1、燃油车:高速车速(100-120km/h)刚好匹配发动机高效区间,同时避开市区怠速、低效等浪费场景,因此省油;

2、纯电车:高速车速(100-120km/h)偏离电机高效区间,还放大了风阻、能量回收失效等问题,因此电耗高。

(二)纯电车高速省电实用建议

1、控制车速:尽量维持90-100km/h,兼顾通行效率与低能耗;

2、减少无用耗电:关闭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非必要设备,空调温度设为24-26℃,能有效提升续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