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上市前“瘦身”: 智谱裁员“罗生门”

白鲸实验室日前爆料称,9月底,国内AI头部企业智谱被曝在IPO(首次公开募股)前夕启动多部门紧急裁员。

此次裁员涉及产研中心、业务线及智谱清言研发算法团队等,部分员工仅在数天内被要求离职,补偿标准为N+1,剩余年假清零。

辟谣与美化财报

10月11日,智谱方面回应称,网上不实造谣行为属个例,当下近50个岗位需求待招。

智谱AI成立于2019年,作为“AI六小龙”中首家冲刺上市的企业,其上市辅导计划于4月启动,定于10月完成辅导评估。

多位内部员工透露,裁员时间点卡在9月30日第三季度财报截止前,旨在通过缩减人力成本提升人效比,使财务报表更符合上市要求。目前,除去外包人员和实习生外,智谱人员规模约700人,远超“AI六小龙”中的其他企业。

而据晚点报道,智谱高峰期员工有1000多人,2024年已经缩减上百人,不少交付、销售人员离开。另据公开资料统计,智谱2025年已有多位高管离职,包括智谱应用AI与合作副总裁李惠子、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COO张帆和CFO彭建标等。

商业化落地调整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商业逻辑的重塑。

智谱虽在2025年完成超30亿元融资,但商业化落地困境未解。智谱长期依赖ToB项目制服务,如为央企提供私有化部署,但此类业务利润率低、回款周期长,资本市场估值受限。

为摆脱“外包化”标签,智谱正将资源向出海C端产品“Z.ai”倾斜。9月30日,智谱还发布了新一代模型GLM-4.6。此前SuperCLUE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智谱前代模型GLM-4.5在代码生成、科学推理这两项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均能排在国内模型前5,但在幻觉控制、数学推理等关键指标上落后于同行。

同时,DeepSeek、ChatGPT、豆包等模型的“大山”横亘在前,智谱主力产品ToC变现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