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行 iPhone Air 只有合约机? 网友炸了
众所周知,近日备受期待的 iPhone Air 在国内市场延期发售。
这款原本应与 iPhone 17 系列一同上市的全新轻薄机型,因采用的 eSIM 设计尚未获得监管批准而被迫推迟。
苹果中国官网已将 iPhone Air 的上市信息更新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并标注「所有机型在获得批准后发售」。
而就在最近,原本万众期待的 iPhone Air 在推迟发布后,终于有了新动静。
但这个新动静,却让国内用户彻底炸锅了。
据新浪科技报道,有知名数码博主爆料称,iPhone Air 将于 10 月在国内开售。
(图源微博 @新浪科技)
但销售模式却极为特殊,仅以合约机的形式销售,没有全网通版本!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其核心卖点 eSIM 技术在运营商之间也不能随意切换!
消息一出,迅速引发了热议。
合约机重现江湖?
爆料称,iPhone Air 在国内将采用极为传统的「合约机」模式。
这意味着用户想购买这款新机,只能通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或中国电信这三大运营商渠道,绑定相应套餐合约才能入手。
传统的公开零售渠道(如苹果官网、Apple Store 直营店、授权经销商)将不会销售无合约的「裸机」。
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巨大争议。
(图源微博 @UNCLE疯叔)
对经历过 iPhone 4/4s 时代的老用户来说,「合约机」这个词并不陌生。
当年为了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拿到新 iPhone,用户需要承诺在网 12 至 36 个月,并选择月费不低的套餐。
这种模式曾风靡一时,但也带来了诸多限制。
首先是合约期内,手机和 SIM 卡严格绑定。
用户若私自更换其他运营商的 SIM 卡,手机可能被锁,甚至影响信用记录。
其次是高昂的隐性成本。
表面上的购机优惠分摊到漫长的合约期月费中,总支出往往远超购买无合约的裸机。
再者,用户无法选择更换更优惠的套餐,也失去了一定的自由。
(图源苹果)
而在智能手机普及、公开渠道成熟后,合约机模式迅速衰落。
如今苹果在 iPhone Air 上重拾这一模式,网友直呼「梦回十年前」。
eSIM 无法自由切换?
苹果大力推广 eSIM 技术,旨在节省手机内部空间、提升防水性能、简化用户换号流程。
并被视为迈向「无孔化」未来的关键一步。
然而,爆料中另一个关键信息给了用户当头一棒。
国行 iPhone Air 的 eSIM 在三大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之间无法随意切换!
如果用户想从移动换到联通,无法直接在手机上操作。
而是需要经历类似注销旧号、注册新号的复杂流程,便利性荡然无存。
(图源苹果官网)
这显然与苹果在全球其他市场推行的、支持自由切换运营商的 eSIM 方案大相径庭。
技术层面的先进性,被运营商合作模式无情「阉割」,不得不说还是非常遗憾的。
总之,iPhone Air 采用如此特殊的销售策略,背后是苹果与国内三大运营商、以及监管政策之间复杂的博弈。
而在这场博弈中,消费者的选择权和使用体验,恐怕将成为被牺牲的一方。
当然,以上信息均属于爆料,尚未经过官方认证。
就让我们静观其变,等待官方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