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缺席潮”下 市场竞争暗流涌动
一年一度的成都车展即将拉开帷幕,众多车企摩拳擦掌推出新车,期待在下半年的车市竞争中抢占先机。与往年车展众多品牌齐聚一堂的景象不同,今年的成都车展许多品牌悄然缺席。超过25个品牌选择不参与此次盛会,其中涵盖了多个豪华品牌、合资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
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兰博基尼、莲花跑车、捷豹路虎、玛莎拉蒂、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捷尼赛思等10个高端品牌均未参展。在过去,上述品牌向来是各大车展的“常客”,此次集体缺席,实为罕见。有业内人士调侃:“超跑馆变‘国民馆’,豪车们这次集体‘隐身’了。”
事实上,豪华品牌的集体退场并非偶然,而是在中国市场面临严峻挑战的直接表现。数据显示,我国超豪华车的进口量从2023年来持续下滑。数据显示,超豪华品牌的进口量自2023年持续萎缩,今年上半年劳斯莱斯微跌0.8%,兰博基尼下滑25%,宾利降幅超20%。玛莎拉蒂的处境更为艰难,去年在华销量只有1209辆,同比下滑58%,销量超过腰斩。今年前7个月,保时捷在华销量仅为21302辆,同比下降28%。一众传统豪华品牌销量也迎来了大幅下滑,以7月份为例,奔驰销量同比下滑37.2%、宝马同比下滑21.7%、奥迪则是下滑了26.6%。
二线豪华品牌中,雷克萨斯、捷尼赛思和捷豹路虎也不见踪影。曾经加价都“一票难求”的雷克萨斯,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为8.5万辆。今年上半年,捷豹路虎中国市场同比减少了15.1%,路虎揽胜的价格更是跌到了20万的价格区间。
除了上述品牌,刚刚发布了Model Y L的特斯拉也缺席成都车展。但实际上,特斯拉去年也没来,不算新鲜事儿了。目前,特斯拉在华的市场表现有些低迷,但整体实力依然强悍。33.9万元的Model Y L上市后,迎来了抢购潮。可能曝光对于特斯拉来说,成都车展不来也无所谓。
国产新兴豪华品牌的的崛起对传统豪华品牌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中国消费者购车偏好的转变共同造就了传统豪华的销量下跌。要知道,市场风向的转变是不可逆的现实,即便参展也难以转化成销量,或许正是出于对参展成本与实际收益的考量,才做出缺席的决定。
合资难掩低迷现状
合资品牌中,东风本田、起亚、标致、雪铁龙、雪佛兰、大众安徽等车企也悄然缺席。究其原因,除了有终端销量下滑因素的影响外,内部组织架构大调整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目前,起亚正将业务重心向出转移,在中国本土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中汽数研数据显示,月均5334辆,占中国汽车市场份额仅0.31%。神龙汽车旗下两个品牌标致、雪铁龙的市场表现愈发低迷。7月,标致同比下滑29.2%,像标致4008、508、5008等车型月销量经常只有几十辆,已基本被市场边缘化。雪铁龙2025年的市场表现回落至月均1200辆左右。2025年,雪佛兰的市场占有率不足0.1%,销量的崩盘,让雪佛兰产能过剩,其沈阳北、烟台工厂均启动裁员计划,新能源车方面明显掉队,曾一度传出“退市”传闻。此外,大众安徽因为车型不多且销量迟迟没有起色,没有参展也并不奇怪。
合资品牌的缺席则是实属无奈,目前终端市场销量大幅走低、经销商大面积退网的“死循环”。参加车展并不会对当下的处境带来反转,最多只是向众人宣告“还活着”。
自主车企“两极分化“
自主品牌中的一汽奔腾、东风风行、宝骏同样缺席成都车展,一汽奔腾市场推广节奏偏缓,品牌影响力与销量增长较乏力;东风风行产品结构单一,销量处于持续下滑状态;宝骏长期聚焦中低端市场,在消费升级趋势下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新势力淘汰赛加剧
近两年来,造车新势力品牌优胜劣汰的速度明显加快。哪吒汽车、极越汽车先后“爆雷”,缺席本届车展也不足为奇。此外,极星汽车、极石汽车、创维汽车、远航汽车、飞凡汽车和合创汽车等品牌在终端市场的表现不佳,逐渐沦落为市场“小透明”。创维、远航、合创2025年来状况频发,深陷工资延发、资金链断裂风波。极星汽车上半年销量仅69辆,市场前景堪忧。
与上述车企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本届成都车展中,比亚迪、奇瑞、长安分别包下9号馆、5号馆、10号馆,比亚迪已经连续两年包下成都车展的9号馆,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五大品牌全阵容依次排开。长安携家族五大品牌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强势登场。奇瑞在5号馆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奇瑞携旗下奇瑞、星途、纵横、ICAR、捷途五大品牌集体亮相。
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车企们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中加以取舍,成都车展的缺席名单,正是车企当下真实处境的映射。强者愈强,弱者则需在困境中艰难求生,努力探寻破局之路,而这也预示着汽车行业新一轮洗牌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