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沙场秋点兵”: 超百支战队逐梦“冰丝带”谁将问鼎?
机器人化身足球界梅西踢出技惊四座“神仙球”?机器人组团热舞C位出道?机器人成为“头脑聪明+四肢发达”的场景助手?你没听错,这些都是机器人将要在运动会上赛出的“超能力”。作为人形机器人界的“奥林匹克”,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8月14-17日盛大举行!届时的北京“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将会是一片$机器人ETF(562500)$的海洋。
在本届赛事上,来自全球五大洲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500余台机器人,将展开26个赛项538个比赛项目的竞技对决。其中天工、宇树科技、加速进化、松延动力、傅利叶等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纷纷下场参赛。无论是“竞技赛”决出更快更强、“表演赛”收割全场目光还是“场景赛”打开应用天窗,机器人各显神通的时刻就要来啦,Areyouready?
赛事看点:“以赛代练”打造技术实战场
本届运动会赛事内容丰富多样,由主体赛事和外围赛事组成,全方位展示、检验机器人的最新成果。
竞技赛:赛场成为技术测试的“试金石”
在竞技赛中,机器人将挑战人类传统体育项目,像跑步、跳高、跳远、自由体操,障碍学赛,以及激动人心的3V3、5V5足球赛等。想象一下,机器人在田径赛道上全力奔跑,在足球场上默契配合、激烈对抗,场面必定震撼非凡。
体育竞技考验的是人形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全链路能力,是迈向真实场景的必经之路,人形机器人的每个技术动作,都是尖端科技的具象化表达。100米障碍赛中人形机器人需应对砾石路、崎岖路、直线台阶、绕桩、独木桥等复杂地形,调整步态、平衡动力,考验的是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下的动态平衡、续航能力与自主决策能力;100米赛跑对机器人的速度、爆发力、姿态控制和稳定性提出极高要求,可以检验机器人的硬件设计(如动力系统、关节结构)和软件算法(如实时控制、环境感知)的可靠性。足球赛上,机器人根据实时数据快速调整进攻或防守策略,通过无遥控的全AI决策实现“自主思考”……
机器人在竞技场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技术“补短板”的大跨步。
2)表演赛:科技秀也能走出舞台范
表演赛设置单机舞蹈、群体舞蹈、武术和“灵机一动”等项目,充分展现机器人的实时协同控制和群体协作能力。它们的舞蹈或许将融合机械的精准与艺术的美感,武术表演也将展现出独特的力量与节奏,形成“科技即艺术”的交叉审美体验。
今天的“机器人登台”,是为了明天的“机器人落地”,娱乐场是人形机器人最好的展示台,也是这个行业最真实的起点,因为舞蹈表演需要高度的姿态控制和实时动力学调整,是衡量机器人运动学和控制算法成熟度的重要场景;动态舞蹈能更好地凸显传感器融合、力控与平衡算法的综合实力,为研发团队提供直观数据,同时丰富人机交互与应用场景验证。
3)场景赛:机器人实用价值的终级“大考”
场景赛聚焦实际应用,模拟工厂物料搬运、医院药品分拣、酒店清洁服务等真实场景。这不仅是对机器人技术的考验,更是对它们能否真正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一次检验。
人形机器人在户外、工业、家庭等实用场景中的出色表现,正是技术成熟度的现实标尺,也是对“机器人只会跳舞、跑步,不实用”质疑的有力回应。唯有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现稳定作业,通过“全真模拟”的压力测试,具身智能才能真正从“炫技”走向“实用”。
二、产业视角:从赛场到产业生态的“破圈”裂变
赛事需求倒逼中国制造向“工业牙齿”领域攻坚。这种“赛事牵引+场景落地”的模式,恰似当年无人机竞速赛催生大疆,正在重塑智能制造的生态链,机器人赛事如同磁石,吸附着万亿级产业集群。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迎全线爆发,国产龙头有望强者恒强。
上游:核心零部件。芯片、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犹如机器人的大脑、骨骼和神经;而大模型和控制算法等软件,则赋予了机器人“灵魂”。国产龙头在各细分环节跑出“加速度”。
运动执行系统:行星滚柱丝杠:特斯拉Optimus单机用量14根,承载能力为滚珠丝杠3倍,国产秦川机床、新剑传动加速突破;无框力矩电机:鸣志电器(特斯拉供应商)、步科股份(优必选合作)主导国产市场,扭矩密度达30N·m/kg;谐波减速器:绿的谐波国产市占率60%,精度达P5级,RV减速器由双环传动突破重负载关节。
感知系统:六维力传感器:柯力传感是国产龙头,误差±0.1%,单价1.5万元/个;IMU惯性传感器:华依科技、芯动联科解决平衡控制难题。
决策系统:华为昇腾芯片支持大模型推理(如DeepSeek-R1)。
中游:本体制造与集成。相关企业主要包括传统机器人制造商、新兴人形机器人专研厂家、互联网巨头,以及一些智驾厂商等。如优必选全球出货量第一,工业场景订单占比70%;拓斯达则覆盖“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全链条……
下游:多元应用场景。目前正在向工业领域、医疗康复、家庭服务等场景加速渗透,比如工业中的物流分拣、高危巡检,家庭中的清洁烹饪、养老助残等。
三、市场前景:从“无人区”到“快车道”,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拐点已至
1)低渗透率:爆发前夜的巨大成长空间
当前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和服务领域的渗透率极低,工业场景渗透率不足5%,家庭服务领域商业化覆盖率不足3%,家用机器人销量仅2万台,渗透率低于0.1%。这种低渗透率源于技术成熟度与市场需求错配,工业场景中,传统机械臂在精度、负载上仍占优,人形机器人尚未满足重型搬运或精密装配需求;服务场景中,家庭护理、医疗康复等需突破自然交互与复杂任务分解能力,目前完成率低且安全性待提升。
然而,低渗透率意味着百倍级增长潜力。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产业加速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对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的预测,到2035年,ToB场景销量将达75.5万台,市场规模约755亿元;ToC场景销量将达125.6万台,市场规模约628亿元。巨大成长空间静待挖掘。
高增长弹性:商业化场景加速落地
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和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2025年人形机器人订单“全面开花”,优必选、宇树、智能元机器人等行业龙头迭获大单。“工业+商业+服务”多个场景加速渗透,成长主线明确,落地节奏清晰。
工业制造场景(2025-2028年):
现状:已进入量产元年,多家企业(如优必选、特斯拉)的工业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物流分拣等领域试点应用,主要承担物料搬运、质量检测等重复性任务。
节奏:2025年为量产起步阶段,2028年前后有望实现万台级应用,成为规模化落地的首个场景。
商业服务场景(2028-2030年):
现状:部分企业(如银河通用)已在无人药店等场景落地,提供精准操作服务,但需解决成本和用户接受度问题。
节奏:预计2028-2030年达到万台级应用,逐步拓展至零售、酒店等场景。
家庭服务场景(2030年以后):
现状:清宝机器人等已实现家庭服务的初步探索,但家庭场景复杂度高,需突破情感交互、安全隐私等技术瓶颈。
节奏:2030年以后逐步实现万台级应用,远期目标是成为家庭全能管家。
极端作业场景(长期探索):
现状:在能源化工、灾害救援等领域处于技术攻关阶段,需提升运动控制和环境适应能力。
节奏: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应用,需长期技术积累。
四、投资机遇:布局ETF与机器人共襄盛会
让视角沿着时间的光轴慢慢拉远,机器人从“半程马拉松”跑进“具身智能运动会”,从“机甲格斗擂台赛”转战“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如今又将在“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绽放光彩。机器人赛事踏浪而来的同时,牵引着技术迭代+产业推进的潮汐。通过布局$机器人ETF(562500)$,共赴机器人产业的星辰大海,与优质标的浪叠潮应!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机器人主题ETF,人形机器人含量>60%,前十大成分股占比48.86%,网罗产业链龙头,助力投资者一键布局中国机器人产业。
风险提示:以上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以上基金属于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个股不作为推荐。投资者在投资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指数表现不代表产品业绩,二级市场价格表现不代表净值业绩。本基金为ETF基金,投资者投资于本基金面临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等潜在风险、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参考IOPV决策和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退市风险、投资者申购赎回失败的风险、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衍生品投资风险等。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仅供参考,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