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界“独立”不是复制一个“问界”, 而是要成为当年的“荣耀”
智界“单飞”倒计时,百亿元、5000人、全链路“纯血鸿蒙”,再造一个“问界”?
近日,深圳坂田华为总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并肩签下“智界品牌战略2.0”协议。一纸落笔,传言数月的“智界独立”正式落地:新成立的智界新能源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研发团队将扩至5000人,品牌运营、渠道建设、用户服务全面脱离奇瑞母体,自称是鸿蒙智行首个“纯血鸿蒙”品牌。
尹总尹同跃一句“听华为的就顺利”的调侃犹在耳畔,如今却成了智界独立的注脚。从EH事业部到独立公司,从“奇瑞优先”到“华为主导”,奇瑞用18个月完成了从合资心态到战略跟随的转身;而华为则第一次把“品牌独立、全链路主导、技术孵化”的三条路线写在合作蓝图里,希望智界与问界就像荣耀与华为当年那样,荣耀既共享华为技术底座,又拥有独立奔跑的能力。
山湖之外的新“大脑”
芜湖城东,罗兰小镇上一栋白色建筑群正24小时灯火通明。这里是智界新能源公司规划的全球研发总部,占地相当于1.5个华为松山湖基地。从某媒体网站获悉,上海长宁古北路、深圳坂田两大设计中心已同步开业,三地总计5000名工程师将围绕ADS 4、鸿蒙座舱5以及下一代电驱平台展开全栈适配研发。与此前“奇瑞出车、华为出方案”的合作模式不同,新智界将主导需求定义、硬件选型、软件标定,甚至OTA节奏也由华为终端BG鸿蒙智行的EMT委员会拍板。
奇瑞给智界独立公司注资百亿元资金,这笔钱不知道是分几期缴纳,但百亿元资金用途已经在内部曝光:40%用于智驾全栈算法,30%投向固态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国产化,剩余30%砸向渠道与服务中台。华为车BU内部人士直言:“这是鸿蒙智行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单品牌投入,超过了问界前两年的总和。”此话不假,公开信息赛力斯与华为合作开始于2021年,2021年到2023年,三年时间累计亏损超过100亿元,第一年投入约60亿元。
渠道从共享门店到独立门店
5月的智界专网渠道招募大会上,一位华东头部经销商透露,华为明确要求新建智界门店必须“独立门头、独立车位、独立交付区”,与问界、享界物理区隔。过去“多品牌同店”造成的车位紧张、试驾排队、交付撞车,让智界S7首批用户平均提车周期一度拉长至45天。“独立门店后,目标是把交付周期压到20天以内”,上述经销商表示。此前北京、长沙等地最大奔驰4S店换成问界Logo的新闻,说明奇瑞如今这几步,跟问界如出一辙。
华为门店仍会保留智界展车,但功能将转为“引流+品牌露出”,销售漏斗最终导流到智界直营或授权店。按照规划,2025年底前智界将建成300家独立体验中心、120家交付中心,覆盖一线至三线城市核心商圈。线上部分,智界App、小程序、车机账号将与华为ID彻底打通,但会员积分、用户社区、售后预约均由智界独立运营,避免“多品牌用户混在一起”。以上这些工作都是问界走过的路,智界学到形似并不难,但能不能做到神似有待实际检验。
产品正在R7、S7改款上市前夜
独立后的第一枪,已于在8月8日打响。改款的智界R7、S7同步开启小订:前者全系标配192线激光雷达+后向固态激光雷达,ADS 4.0首次实现负向、悬空、异形障碍物识别;后者则换装华为最新碳化硅电驱,CLTC续航突破900 km。内部定价策略显示,R7起售价将下探至26.8万元,直接对标Model Y长续航版;S7则新增入门单电机后驱版,价格杀入22万元区间,与比亚迪汉EV贴身肉搏。
“价格下探不是牺牲毛利,而是规模摊销。”一位智界供应链人士透露,奇瑞把青岛、芜湖两地工厂产能全部向智界倾斜,年产能规划从10万辆提升到30万辆,华为则派驻制造专家驻厂,确保激光雷达、MDC 810等核心部件直通率超过98%。这说明奇瑞终于接受了华为深度赋能,把华为生产制造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吸收。
独立品牌的“荣耀时刻”能否到来?
历史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2013年荣耀从华为消费者BG独立,四年时间完成从0到1亿台销量;2020年荣耀再度单飞,如今站稳国内前五。智界能否走出荣耀曲线?关键在三点:技术迭代速度、渠道盈利能力和用户心智占位。把问界比作当年的华为品牌手机应该没有任何争议,智界比作当年的荣耀品牌手机,还要看智界能否承担起这份重任。
新智界在技术端迭代速度有望得到极大的改善,ADS 4将在10月全量推送。渠道端,独立展厅首年单店投入平均800万元,经销商回本周期被要求在18个月内,压力并不小;用户端,智界需要把“华为技术+奇瑞制造”的双Logo认知,转化为“智界=纯血鸿蒙智行”的单品牌记忆。
据某些媒体人说,尹总在签约当天发了一条朋友圈:“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战斗。”配图是他与余承东并肩站在芜湖工厂总装线前,背景是一辆刚刚下线的智界R7。请有尹总微信好友的网友证实一下。炮火已响,独立营的战士能否突围,答案将在下一场战斗时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