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大同开幕 我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山西大同8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宁迪)8月23日,以“算网筑基智引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算力大会在山西省大同市开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在会上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进行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能力——记者注),干线400G端口数量大幅增加至14060个,存力总规模超过1680EB(艾字节),全国算力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降至1.42,“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
熊继军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持续加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率,推动算力网络“点、链、网、面”体系化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提升信息通信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扩大基础共性技术供给。面向教育、医疗、能源等重点行业,开展算力赋能专项行动。持续在北京、上海、海南、深圳做好互联网数据中心等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支持国内算力企业走出去,提升全球化服务能力。
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山西省积极推动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算力优势,算力发展水平稳居全国前列。目前,山西已建成以大同为核心的环首都算力集群,全省在用算力中心机架规模达51.4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32EFLOPS,培育了一批服务器制造企业和数字服务企业,建设大同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形成了“算力设备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算力服务和融合应用”一体化的产业生态。
据悉,2025中国算力大会按照“1+2+X+Y”整体架构,即1场开幕式、2场主论坛、X场分论坛、Y场特色活动,聚焦算力产业发展政策,展示算力发展最新成果,研讨算力未来发展趋势,为“政产学研用金”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助力算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