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款秦 PLUS EV 智驾版实地体验与选购分析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日常出行的热门选择,我近期也有了购入一辆新能源轿车的计划。在对比多款车型后,比亚迪秦 PLUS EV 频繁出现在推荐列表中,不少人提及它在性价比方面表现不错,于是我趁着空闲时间前往 4S 店,实地了解这款车的具体情况。到店后,展厅内陈列着不同配置的展车,试驾车也随时可供体验,销售人员耐心地为我讲解了 2025 款秦 PLUS EV 智驾版的各个版本,经过一番细致的咨询和体验,我梳理了一些信息,希望能为同样在各个版本间犹豫的消费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在 4S店体验过程中,我着重感受了秦 PLUS EV 的智能配置,其中 DiLink 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实际操作时,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完成导航设定、音乐切换、车窗控制等操作,系统的响应速度比较快,识别准确率也较高,在驾驶过程中使用,能减少手动操作带来的分心,提升了出行的便利性。同时,这款车全系配备的电子车身稳定系统、胎压监测等安全配置,也让我在体验时感受到了一定的安全感,这些基础的安全保障,对于日常出行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 2025 款秦 PLUS EV 智驾版共有四个在售版本,分别是 420KM 领先型、510KM 领先型、510KM 领航版和 510KM 超越型。其中价格最高的是 510KM 领航版,售价 15.28 万,这个版本在配置上有不少亮点。它配备了自动泊车功能,对于停车技巧不太熟练的人来说,能在停车时提供不少帮助;360 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的加入,让车辆周围的环境看得更清晰,降低了剐蹭的风险。在舒适性配置上,手机无线充电功能解决了手机充电时线缆缠绕的麻烦,主驾座椅电动调节能让驾驶者更轻松地找到合适的坐姿,前排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则能在不同季节带来更舒适的乘坐体验。此外,它的中控屏尺寸升级到了 12.8 英寸,相比小尺寸屏幕,视觉效果更开阔,操作时也更方便查看信息。
价格处于中间位置的是 510KM 超越型,售价 12.98 万,这个版本的配置表现比较均衡。它包含了 510KM 领航版多数提升舒适性和便利性的配置,像自动泊车、360 全景影像、透明底盘、手机无线充电、主驾座椅电动调节以及前排座椅加热 / 通风功能都有配备,不过中控屏采用的是 10.1 英寸。从我个人角度来看,10.1 英寸的中控屏在日常使用中,显示导航、音乐等信息已经足够,虽然没有 12.8 英寸屏幕那么大气,但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大部分实用配置,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是比较友好的。
接下来是 510KM 领先型,售价相比 510KM 超越型低一些。这个版本与 420KM 领先型在配置上差异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续航能力。它搭载的电池容量为 57.6kWh,CLTC 纯电续航里程达到 510 公里,比 420KM 领先型多出 90 公里的续航。在实际使用场景中,这 90 公里的续航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偶尔需要前往周边城市,或者没有固定的充电地点,510 公里的续航能减少中途充电的次数,避免因续航不足带来的焦虑。不过,如果对舒适配置没有过多要求,只是需要更长的续航来满足出行需求,这个版本可以作为一个考虑选项。
价格最低的是 420KM 领先型,售价 10.98 万,作为入门版本,它的配置以满足基础使用需求为主。10.1 英寸的中控屏能实现基本的娱乐和导航功能,倒车影像和定速巡航在日常驾驶中也比较实用,4 扬声器的音响系统虽然没有复杂的音效调节,但满足日常听音乐的需求不成问题。从续航来看,48kWh 的电池容量带来 420 公里的 CLTC 纯电续航,对于日常主要在市区通勤,且家中或工作地点附近有充电桩的用户来说,这个续航里程基本能够支撑一周的出行,像我平时上下班往返大约 50 公里,按照这个里程计算,一周充一次电就足够了,不需要频繁寻找充电桩。
在动力方面,四个版本的表现保持一致,均搭载了最大功率 100kW(136Ps)、最大扭矩 180N・m 的电机。在试驾过程中,我在城市道路上体验了加速和超车,车辆的动力输出比较平稳,起步时没有明显的迟滞感,超车时也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持。在高速路段行驶时,即使车速提升到 100km/h 以上,动力储备依然充足,不会有动力不足的感觉,整体的动力表现能够满足日常家用的需求,无论是城市通勤还是短途出游,都能应对自如。
综合这次在 4S 店的体验和对各版本的了解,不同版本的秦 PLUS EV 适合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如果预算有限,日常出行范围主要集中在市区,且有便捷的充电条件,420KM 领先型能够满足基本的出行需求;如果对续航有一定要求,同时希望获得更舒适、便捷的用车体验,又不想在价格上有过高支出,510KM 超越型在配置和价格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要是预算相对充裕,追求更全面的配置和更优质的用车感受,510KM 领航版的丰富配置能带来更好的体验;而 510KM 领先型则适合对配置要求不高,仅需要更长续航来应对出行场景的消费者。每个人的用车需求和预算都不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在选择时,更好地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