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这一年
上汽通用在经历了“深蹲”之后,正在迎来“起跳”时刻。
2025年8月26日晚,就在深圳特区迎来45岁生日的时候,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灯火通明,线上线下几百万人正在紧盯着这里上市的一款新车——全新GL8陆尊。
当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在舞台上喊出33.99万元的起售价时,整个现场就沸腾了起来。
“这个配置,这个价格太香了,一定会爆单。”许多车评人都给出了这样的观点。
上市不到24小时,订单就突破12000台。这对于一款售价30万+的MPV而言,已经非常不错。
GL8陆尊的火爆只是上汽通用一年来逆风翻盘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自去年8月「卢薛」组合(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上汽通用汽车副总经理薛海涛)上任以来,上汽通用已实现逆袭。
在刚刚过去的7月,上汽通用销量42252辆,同比暴涨181.68%;今年1-7月,累计销量287319辆,同比增长19.43%。至此,上汽通用今年已经实现连续5个月月销破4万辆。此外,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汽通用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种种迹象表明,上汽通用在经历了卢晓口中的“深蹲”之后,正在迎来“起跳”时刻。
在“深蹲”与“起跳”之间,上汽通用经历了怎样的刮骨疗毒?“起跳”后的上汽通用又将去往何方?在发布会的次日,太平洋汽车与卢晓、薛海涛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试图探寻这家老牌合资车企的逆袭之路。
01
受命于危难之间
上汽通用的“起跳”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2024年8月9日,刚刚拎着包从柳州来上海履新的薛海涛就被同一天履新的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给叫住了。
(卢晓、薛海涛去年8月履新)
没有太多客套话,卢晓直接给薛海涛安排了一个司机和一台GL8 PHEV。为的就是让他更好的了解产品。薛海涛每天都要在GL8上坐40分钟。在深度体验了一段时间后,薛海涛忍不住地直呼:“哇噻!这么好的东西。”
尽管GL8坐起来很舒服,但彼时的卢晓和薛海涛在新岗位上却难以坐踏实。
就在他们履新的前一个月,上汽通用销量暴跌,月销仅有1.5万辆。这个成绩仅仅和极氪相当,甚至还低于深蓝。更惨的是,2024年1至7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仅为24万台,同比暴降55.14%,平均月销仅为3.5万辆。
如此糟糕的表现,不仅让上汽通用成为当年上汽集团旗下下滑幅度最大的公司,同时也让其跌出了乘联会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的Top10。
事实上,在卢晓和薛海涛履新之前,上汽通用的销量已经连续跌了6年,从最高峰的200万辆一路下滑。如果再不断然采取措施,2024年的销量恐难突破50万辆。
不仅销量下跌,利润也开始减少。2024年上半年,上汽通用亏损额高达22.7亿元。这是27年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压力如黄浦江水一般滚滚而来,就连卢晓在采访中也坦承,2024年是上汽通用成立27年来最「难」的一年,内部人称之为“至暗时刻”。
比销量下跌更危急的是,上汽通用当时还有超过30万台库存车,而且大部分还是超龄库存(超过3个月)。它们就像炸弹一样放在那里,随时会爆炸。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对前景不看好,不少经销商的退网申请也像雪花一样飞来。与此同时,就连上汽通用内部,也一直有停工传闻,裁员30%的负面消息也在网络上不胫而走。
一时之间,这家曾经与南北大众分庭抗礼的老牌合资车企遭遇了入华以来的最大危机。
02
组合拳力挽狂澜
面对诸多困难,「卢薛」组合决定先“拆弹”。
为提振经销商信心,「卢薛」组合把30万库存切成一个个小仗,仅第一个月,就打掉了3.5万台的库存。
卢晓和薛海涛经常给内部开动员会,甚至一个月就开了3次,不停地给大家打气。哪怕是一场小仗打胜了,也要开庆功会。
有的人可能觉得开太频繁了,但一位部长说,“常常庆功,才能成功”。
薛海涛十分赞同。作为营销悍将,他太明白“士气”的重要性了。人心散了的话,还怎么打仗?为鼓舞士气,就算是某个团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一周表现好,也会给这个团队发1000块钱的咖啡券。大家拿到咖啡券后,就会请相关部门的同事喝星巴克。因为有时候要把事情做成,就必须要其它部门的配合。一张小小的咖啡券,竟然就打破了厚重的部门墙。
为了进一步激活战力,当时上汽通用成立了营销战队。这是一个跨部门的组织,成员多来自品牌、公关、规划、网联等部门,目标就是打攻坚战。据一位曾属于昂科威战队的成员讲述,战队基本周末无休,经常干到半夜,偶尔会通宵。即便嘴上吐槽太累了,但该死的责任感让他们不干完、不干好就不会停。公司内部甚至一度传说,昂科威战队的人都睡在公司。
除了组建营销战队,「卢薛」组合还在履新后的次月祭出“一口价”这个大杀器。
2024年9月24日,上汽通用别克官宣,旗下别克昂科威Plus推出限时一口价,与2024年6月推出的指导价区间(22.99-25.99万元)相比,对应车型价格均下调6万元。
短短两天时间过去,昂科威Plus销量激增,甚至有部分区域用户反映,在当地经销处买不到一口价的新车。
此前,昂科威Plus一个月的销量只有两三千台。在“一口价”的加持和战队的血拼下,后面月销很快就达到了上万台。到了12月,昂科威Plus加昂科威S甚至卖到了两万台,这是他们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趁热打铁,在10月份发布GL8陆上公务舱“双11”限时购车政策,凯迪拉克XT5、XT6也纷纷加入了“一口价”的阵列。
一时间,相关车型供不应求,别克品牌与凯迪拉克品牌分别出现订单需求增多,产能拉满的情况。为此,卢晓不惜斥资一两千万元空运费用,从德国紧急采购原料,并派遣专项团队保障供应。
“一口价”的作用可谓立竿见影。同年10月,上汽通用终端销量超过5.8万台,环比增长12%。1-10月累计终端销量53.3万台,其中新能源合计8.7万台,同比增长106%。
短短两三个月,上汽通用便实现触底反弹,从「卢薛」履新前的月均3.5万辆,一跃超过5.8万辆。整个下半年,上汽通用终端销量实现环比六连涨,12月份销量更是一举突破7.3万辆,全年终端销量超过67万辆。并且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汽通用就扭亏为盈。
为保持向上的势头,上汽通用还建立了「目标互锁」机制,销售团队会与泛亚产品团队签订目标责任书,共担销量与利润指标。互锁的「目标」会钉在上汽通用办公区的一堵墙上。
如卢晓所说,“大家都憋着一股劲”。
03
卸下束缚再扬帆
如果说2024年下半年「卢薛」组合是在“救火”,那么从2025年开始,他们则是在开“新篇”。
今年4月份上海车展,别克高端新能源品牌「至境」发布。卢晓对至境寄予厚望,他称至境家族将至少推出6款车型,涵盖 MPV、轿车、SUV。官方表示,预计2026年新能源产品销量占比超50%,2027年达60%。
即将上市的至境L7是“至境”旗下首款智能豪华轿车,无论是在设计语言、智能座舱还是辅助驾驶等方面都分外强悍。媒体称它是别克的“科技利刃”,卢晓则称其为“顶流的产品”。
卢晓所言非虚,至境L7基于上汽通用最新的逍遥架构打造,该架构正是卢晓在泛亚技术中心时主导开发的。逍遥超级融合架构能够实现MPV/SUV/轿车三种车身形式,纯电/插混/增程三种能源技术,前驱/后驱/四驱三种驱动方式的全面覆盖。
这是合资品牌首款立足中国市场、针对中国用户开发的全域融合型新能源整车架构,也是上汽通用打赢新能源之战的基石。
月初,继“真龙”插混之后,基于逍遥架构融合与创新、坚持与进化的理念,作为增程技术发明者的上汽通用又推出了“真龙”增程系统。一举解决了行业内增程系统亏电动力下降明显、纯电续航短、发动机介入抖动等痛点。
逍遥超级融合架构和“真龙”增程系统都是泛亚的研发成果。卢晓直言,上汽通用未来能够保持长久竞争力最大的一个点就是泛亚技术中心。
现在,很多合资车企强调由中国人来负责新平台新车型的开发,其实泛亚很早就这么做了。作为通用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泛亚很早就是由中国人说了算,由中国人来负责新平台、新车型的开发。事实上,卢晓就是中国第一个负责通用全球平台车型项目的总工。他曾在2003 年主导开发中国合资车企第一个真正的整车架构,并在此后二十余年里主导、参与上汽通用不同车型的架构开发。
不只是产品研发上是中国人说了算,在销售终端也是中国用户说了算。
现在上汽通用打造产品和做客户洞察,都是以数据驱动为基础,是为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去做车辆的开发。比如以前做别克GL8,座椅调节按钮要按通用总部的标准设计,现在则直接加长了座椅,因为中国家庭喜欢大空间;智能座舱的语音指令也改成了更符合中文习惯的“你好,别克”。
为了让中国客户的问题更好的被解决。去年上汽通用内部成立了一个VOC团队(客户之声),每周经营会会把所有用户声音全部拿出来分析。以前VOC声音是放在售后部门,但很多时候客户之声可能会牵扯到各个部门,并不是单靠售后就可以解决。新机制建立后,客户的声音就可以更完美地被解决。
有消息称,上汽通用研发中心的走廊上挂满了用户差评截图,比如“方向盘镀铬条反光刺眼”“杯架放不下星巴克超大杯”……工程师们管这叫“耻辱墙”。为了知道中国用户最真实的痛点,薛海涛甚至把市场部全员赶去4S店当三天销售:“谁带不回三条真实吐槽,年终奖扣半。”
为了优化中国用户的的用车体验,技术出身的卢晓对细节也是有着变态的把控。外界流传着一个这样的传说——卢晓曾在试车场咆哮:“我们要让乘客在时速120公里时,能听清后座孩子的呼吸声。”
正是在这样“变态”的要求下,上汽通用的产品质量深得用户信任。在26日晚的发布会后,有经销商跟卢晓聊天。这些经销商也卖别家的产品,知道它们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对于上汽通用的产品,他们只觉得一些好的品质还没有讲出来。
04
轻舟才过一重山
去年9月份,「卢薛」组合第一次对媒体亮相就是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彼时,他们告诉媒体,上汽通用的目标是要做合资2.0时代的领头羊,2025年上汽通用将会全面吹响反攻号角。
闻听此言,媒体们除了激动,难免会有一丝担忧。
然而一年后的现在,在「卢薛」组合的“连招”之下,上汽通用已经走出了低谷,开始了上扬之路。
上个月,他们在美国开了董事会。面对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盈利的佳绩,美方董事在会上至少三次表扬了上汽通用的管理层。
卢晓说,整个团队在过去一年文化是把SGM 28年最好的基础是捡回来了。在全新GL8陆尊发布会当天,上汽通用前几任总经理都给卢晓发了消息,说SGM现在氛围太好了。
“看到我们做的业绩,都在给我们鼓劲”。
但繁华之下,暗流依然涌动。
今年上半年,尽管上汽通用销量有所增长,但表现仍不够稳定,波动性比较大。比如2月份销量同比增长133.60%,但3月份销量却同比下滑29.32%,4月份又同比下滑15.29%。这也导致上汽通用整个上半年的销量仅为24.5万辆,略高于去年同期。全年若想超过去年67万辆的成绩仍有较大挑战。
此外,上汽通用的常青树GL8也遭遇了国产新能源MPV的多路围剿。腾势D9、岚图梦想家、极氪009、小鹏X9、理想MEGA等当红MPV都在蚕食原属于GL8的市场。尽管GL8仍旧是王者,但已远非过去那样高枕无忧。
而且随着华为、小米的入局,中国车市也已进入流量时代,合资品牌并无优势。对此,薛海涛有着清醒的认识。“十几年前,合资品牌的每一场活动关注度都很高,但现在合资品牌却没有流量,再好的东西别人也不知道。我们相信勤能补拙,别人发1张海报,我们就发100张”。
事实上,这两年中国市场出现的爆款车型基本都是自主品牌。比如小米SU7、小米YU7、问界M9,甚至是最近热度颇高的蔚来ES8、乐道L90、小鹏P7。除了产品本身过硬,它们要么有华为、小米这样的顶流加持,要么是价格极具杀伤力。单纯因为产品力强就走红的车型少之又少。
而且,中国用户也形成了买新能源看自主品牌的固有意识,合资新能源要想破圈,难之又难。
以上种种,显然都是「卢薛」组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但“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同舟共济者赢”。外界相信,刚刚穿过一重山的上汽通用一定有取胜之道,前路仍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