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2025 2026

飞书的神之一手, 钉钉企微如何应对?

在企业协同赛道上,飞书以一记“神之一手”打破沉寂,重新定义了产品力与战略节奏的博弈。面对飞书的强势出击,钉钉与企业微信不再只是被动应对,而是在生态布局、用户心智和产品演化上展开新一轮角力。本文将深入拆解飞书的关键动作,剖析钉钉企微的应对策略,并探讨这场协同工具之战背后的认知升级与行业趋势。

这两天朋友圈最大的新闻是《飞书多维表格变为独立产品》,以飞书在字节内部的产品地位,这一定是个战略级决策,尝试分析这战略背后最重要的关键词。

本文可视化目录:

战略背后的两个重要关键词是:非对称竞争、渗透,我们先看非对称竞争。

非对称竞争

从市场的整体竞争环境来看。完整的“飞书套件”对标的是钉钉、企业微信,但前两者发布时间远远早于飞书,占据了很大的先发优势,飞书发布之后想要获得用户,很大一部分需要“虎口夺食”。

而用户的迁移成本又比较高,无论是数字资产的沉淀还是使用习惯已经形成,都从公司层面和用户层面阻碍着飞书获得新客户。但这里的阻力有个前提是:用户从钉钉企微整体迁移到飞书。

也就是说,要想让用户整体完全迁移,要想让用户完全放弃钉钉企微非常困难,但是如果是部分迁移呢?阻力就会小很多,这就是用独立后的飞书多维表格与钉钉企微的非对称竞争。

独立后的多维表格,直接就可以在网页中或其他IM产品中使用,不需要下载飞书。同时也保留了多维表格的仪表盘、工作流、AI功能等等能力,并非阉割版。(使用链接是https://v2ig.cn/srs2Zi5kVY8/)

这就是这个关键词的核心“非对称竞争”,我先不强求用户放弃钉钉企微,我先把我整体产品中的尖刀产品拿给你用,用产品能力、用户体验来让用户逐渐倾心。这是一种从“平台对平台”变为“能力对平台”的非对称竞争策略。

官方的一些信息似乎也能印证作者的分析:飞书CEO谢欣曾宣布,多维表格将登陆钉钉和企业微信平台,开启“第三方IM+飞书生产力工具”的全新合作模式。这一开放性战略旨在通过输出核心技术能力,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打破过去封闭的生态壁垒,重塑市场竞争规则。

渗透

如果说非对称式竞争是战略,那么渗透就是战术,是非对称式竞争的具体执行方式

独立后的多维表格,不仅仅支持在网页端单独使用,关键是可以与钉钉、企业微信结合使用,可以作为一个“外部应用”被用户安装到钉钉、企微的环境中,就像钉钉、企微都自带打卡功能,但各自的应用市场内还有其他的打卡应用。

将技术领先的多维表格植入拥有数亿用户的竞争对手平台,如同释放了一只“特洛伊木马”。短期目标是低成本地获取海量用户,提升品牌曝光;中期目标是在用户端建立“最好的多维表格在飞书”的技术心智,培养使用习惯;长期目标则是为将用户引向飞书更广阔的生态系统埋下伏笔。

当用户发现多维表格非常好用,那么尝试飞书其他工具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里说多维表格技术领先后面会详细展开。

渗透,意味着你中有我,再进一步是润物细无声的转化,相对于直接的产品拼杀是更高一级的竞争策略。

2025年7月,飞书多维表格的月活跃用户(MAU)已突破1000万,背后是过去一年中用户创建的近4000万个多维表格和超100亿条记录,这已经证明了多维表格的用户粘性和产品力。

说到这其实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飞书觉得自己能赢下这场竞争呢?上面所说的战略设想当然很好,但最终还是要落到产品能力和用户体验的竞争。

这就要说到多维表格的产品力有多牛了。

飞书多维表格的竞争优势

先来看前几天多维表格独立后带来的新优势,再来看多维表格原本的优势。

1、无需下载飞书,更轻量更灵活

独立后,首先是无需下载飞书即可免费使用多维表格,主要是能更灵活的选用工具以及使用门槛显著降低。这代表着飞书整体转化漏斗最上层漏斗面积的扩展,可以说是从源头上增加可触及的用户的规模,有了这一层扩展才能去谈下面几层漏斗的转化。

2、易用的AI能力+完整的生态

除此之外,在多维表格中可以以非常低的门槛使用AI能力,多维表格中有个东西叫做“字段捷径”,里面包含了大量的AI能力

这里我随便截一张图,以图中的“身份证识别”为例,使用之后就可以把身份证图片中的信息按照姓名、性别、民族、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完成结构化识别,在一些信息登记的场景中价值巨大。

而类似的AI能力还有图片内容识别、链接内容提取、长内容总结、语音合成、图片生成等等无数种,说“无数种”是夸张吗?还真不是

因为这些字段捷径已经形成了开发者生态,和字节其他业务打通,可以由开发者自行设计并发布到字段捷径中心,整体数量每天都在增加。对于有需求但没有的能力,甚至可以自行开发并使用,还可以公开发布完成商业化,给其他用户付费使用。

这些与日俱增的AI能力,最终构成了多维表格赋予用户的,超低门槛解锁工作场景AI提效的能力,达成会用表格就会用AI的效果,太牛了。

3、企业级数据仪表盘

在很多企业级的场景中往往需要看板来辅助决策,这时候就可以用飞书的仪表盘能力快速完成创建,点击创建仪表盘后能看到很多种类型的图表,自带专业的BI主题、组件。如下图

当然这里同样也有AI能力,不进行手动选择直接点击AI一键生成就可以根据多维表格内的数据自动生成合适的仪表盘看板,如下方就是一个库存管理系统的看板。

4、高性能数据库

是的,多维表格甚至可以当做软件产品的数据库来使用,作者自己用AI编程开发的几个产品就用到了飞书多维表格做数据库(虽然是个很简单体重记录表,但实现了数据云储存和同步)

今年7月更新之后,数据库性能更是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按照官方的说法:

在容量上:单表支持1000万热行数据,是全球同类产品中首个达到此规模的产品。

在速度上:万行级复杂计算达到毫秒级响应,5万行数据加载仅需1秒。

在协作上:支持高达1000人的同时在线编辑。

正是基于这些优势,在非对称竞争的战略下飞书才有信心以产品能力和用户体验实现用户规模的破圈儿,面对每年高昂的运营成本入,此举也是一次商业模式的积极探索。

通过技术能力输出,飞书有望开辟平台分润、高级功能付费、API调用收费等新的收入来源,摆脱对传统SaaS订阅模式的单一依赖。

实际上飞书在过去的竞争中有一项很大的劣势是在收费模式方面,钉钉采取的是低价普惠策略,9800元/年不限人数,而飞书坚持按人订阅模式,80元/人/月。价格差距在规模较大的公司中还是挺大的。

而开放多维表格,可以让一些潜在客户可以在低风险(无需切换平台)的情况下,直观体验到飞书高价背后所蕴含的高价值,很多用户并不是不想付费,而是没有看到付费对应的价值。

飞书多维表格独立,是其从一个高投入、高客单价的“行业协作工具”向规模效应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软件生态”进行战略性转型的关键一步。这一举措的精髓在于,它通过一个强大的工具,巧妙地解决了飞书在用户规模和市场渗透方面的核心挑战。

作者去年就曾经写过几个飞书相关的案例分析,比如下面这篇

作为一个用户体验设计师,飞书的很多细节都让人赞叹,希望这种同类中用户体验最好的产品,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想体验飞书多维表格独立产品可以到链接:https://v2ig.cn/srs2Zi5kVY8/